总学时:32 总学分:2 实验学时:8
一、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过程流体机械
英文名称:Process Fluid Machine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先修课程:过程流体机械;化工工程与工艺
开课单位:化工学院
实验类型:非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应开学期:第6学期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作为过控专业主干课程《过程流体机械》的配套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和训练,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典型流体机械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运行调节方法,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与探讨。
三、课程质量标准
1.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教学目标1:掌握过程流体机械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典型的过程流体机械能进行热力计算和动力计算。
(2)教学目标2:熟悉过程流体机械在工程中的使用与维护,性能调节与控制手段等知识。
(3)教学目标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培养组织、协调能力,能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如下:
毕业要求 | 二级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1.工程知识 | 1.4 综合运用过程设备、流体机械、过程控制等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具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
2.问题分析 | 2.2 具备正确表达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文献检索获取相关问题的不同理解与认知,综合评价并获得有效结论; | 教学目标2 |
9.个人和团队 | 9.3 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具备以过程装备与控制为主体,多学科背景下的技术总揽能力,在团队中发挥骨干导作用。 | 教学目标3 |
2.基本要求
(1)掌握活塞式压缩机工作循环过程。
(2)掌握离心泵性能曲线特点及测量计算方法,掌握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随流量的变化规律及离心泵在使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3)了解压缩机、泵、通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使用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3.课程体系概况
项目编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学时分配 | 每组人数 | 实验属性 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创新 | 开出要求 必做/选做 |
01 | 压缩机指示功率和排气量测定(必做) | 2 | 3-5 | 综合 | 必做 |
02 | 离心泵性能曲线测试 | 2 | 3-5 | 综合 | 必做 |
03 | 通风机性能测定 | 2 | 3-5 | 综合 | 选做 |
4.实验内容与要求
项目编号:01
项目名称:压缩机指示功率和排气量测定
实验内容:完成活塞式压缩机和离心式压缩机排气压力、排气量、指示功率、效率等性能参数测定。
项目编号:02
项目名称:离心泵性能曲线测试
实验内容:完成离心泵扬程、流量、功率、效率等性能参数测定,绘制性能曲线。
项目编号:03
项目名称:通风机性能测试
实验内容:完成通风机压力、流量、功率、效率等性能参数测定,绘制性能曲线。
实验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指导书要求完成的内容,结果必须经过指导教师检查。
预习要求:学生要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复习教材有关章节,掌握实验目的和要求,形成操作思路和要验证的问题。
操作与观察:注意用电安全,经指导教师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试验操作。
实验报告要求:
(1)在预习报告的基础上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2)正确绘制实验图、表,总结实验收获和体会,对实验提出改进意见等。
(3)实验报告要求书写工整,采用统一标准的实验报告纸。
(4)指导教师要认真批改实验报告,给出成绩并签名。
5.课程考核
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书面考核(实验报告)与过程考核(实验过程)相结合的方式。成绩的组成部分和比例分别为:实验报告(50%)、实验完成情况(30%)、实验过程问题考核(20%),其中实验报告成绩按五级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给定。教学结束后,将实验并入课程总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为10%。
四、课程师资队伍
《过程流体机械》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由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及课程建设等工作,课程负责人应由长期承担机械类相关课程教学任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
课程实验指导教师主要由课程负责人或承担机械类课程的具有较为丰富教学经验的,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青年教师担任。
五、教学资源要求
实验室名称:过程流体机械实验室
主要设备:FY140D型离心压缩机性能测试装置、FY130D型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试装置、TH-5型离心泵性能测试装置、FJJC-1型通风机综合性能测试装置
教材、指导书:李云姜培正主编,过程流体机械(第2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主要参考书:康勇主编,过程流体机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六、说明
(1)本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变更应由课程负责人提出,专业负责人审批并报学院和教务部备案。
制定者:王启立
孙凤杰
审定者:李海生
批准者:周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