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学时:32 总学分:2 实验学时:8
一、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英文名称: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先修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开课单位:化工学院
实验类型:非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应开学期:第7学期
二、课程简介
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实验课程,本课程实验是为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开设,主要研究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原理,硬件结构和使用方法。通过该实验的操作与实践来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训练学生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硬件组成特点和用户的编写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质量标准
1.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教学目标1: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概念、结构和其工作原理。
(2)教学目标2: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各种指令系统。
(3)教学目标3:能够掌握并熟练应用设计技术进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设计。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如下:
毕业要求 | 二级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1.工程知识 | 1.3 掌握电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工程基础知识,能将其应用于工程问题中的过程检测与控制的分析与设计。 |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
2.基本要求
(1)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2)掌握S7-200PLC的基本指令,能够熟练应用指令系统进行程序开发;
(3)掌握S7-200PLC的编程、下载、调试等流程。
3.课程体系概况
项目编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学时分配 | 每组人数 | 实验属性 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创新 | 开出要求 必做/选做 |
01 | PLC典型控制模拟及应用实验 | 4 | 3-5 | 验证 | 必做 |
02 | 电气控制技术实验 | 4 | 3-5 | 综合 | 必做 |
说明:本实验系统支撑三类(典型控制、电气控制、变频器控制)实验项目,共37个实验。基于课程要求和实验条件,开展典型控制、电气控制两类实验,从《THSMS-C型网络型可编程控制器高级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中选取,每个类型至少完成2个实验(4学时)任务。
4.实验内容与要求
项目编号:01
项目名称:PLC典型控制模拟及应用实验
实验内容:完成基本指令、位运算、数学运算等练习,完成顺序控制、液位控制功能程序编写和调试。
项目编号:02
项目名称:电气控制技术实验
实验内容:完成电机各种启动、顺序、正反转、点动和自锁等控制功能程序编写和调试。
实验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指导书要求完成的内容,结果必须经过指导教师检查。
预习要求:学生要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复习教材有关章节,掌握实验目的和要求,形成操作思路和要验证的问题。
操作与观察:注意用电安全,程序调试前必须经过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带电调试。
实验报告要求:
(1)在预习报告的基础上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2)正确绘制系统结构图,总结实验收获和体会,对实验提出改进意见等。
(3)实验报告要求书写工整,采用统一标准的实验报告纸。
(4)指导教师要认真批改实验报告,给出成绩并签名。
5.课程考核
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书面考核(实验报告)与过程考核(实验过程)相结合的方式。成绩的组成部分和比例分别为:实验报告(50%)、实验完成情况(30%)、实验过程问题考核(20%),其中实验报告成绩按五级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给定。教学结束后,将实验并入课程总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为30%。
四、课程师资队伍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由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及课程建设等工作,课程负责人应由承担控制类相关课程教学任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
课程实验教师主要由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担任,也可以由具有控制类教学和实验指导经历的具有中级职称青年教师担任。
五、教学资源要求
实验室名称:过程控制实验室
主要设备:THSMS-C型网络型可编程控制器高级实验装置
教材、指导书:廖常初主编,S7-200PLC编程及应用(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浙江中控主编《THSMS-C型网络型可编程控制器高级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
主要参考书:何衍庆主编,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技巧,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六、说明
(1)实验内容根据教学内容从S7-200系列实验中选取。
制定者:王启立
王光辉
审定者:李海生
批准者:周长春